北京市昌平区凯博实验学校  
CAMFORD ROYAL SCHOOL

阎渤深:从“阎哭哭”到“深思考”,他用科学思辩敲开伦敦政经大门 | 康福10年特写

 二维码


微信图片_20181127170652.jpg


阎渤深


康福2018届毕业生

五年级跳读康福初一

2018年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录取(该校全球每年录取率为7%)

同时获得贝洛伊特学院、丹尼森学院、欧柏林学院、肯尼恩学院、诺丁汉学院、杜伦大学等大学录取。

目前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习。



曾是康福初中最爱哭的男孩

曾创下一周哭八回的记录

如今他自信满满

无论是国际关系世界政局

还是人生规划或者社会现象

他都侃侃而谈

他弱在起跑线

却以强者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

16岁获录伦敦政治经济学院

成为国际关系专业学生

在强者的江湖中

他用思想的触角

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



“阎哭哭”如何变成“深思考”


至今,在康福同窗六年的同学,都喜欢拿阎渤深的“爱哭”来打趣他。六年前,阎渤深从一个公立校五年级跳级来到康福上初一,那时候的阎渤深年龄较小,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有些跟不上趟,很不适应初中的集体生活,曾经创下一周哭八回的记录。


而今,这位在康福校园文化中浸润了6年的大男孩,自信满满,无论是国际关系世界政局,还是人生规划或者社会现象,他都侃侃而谈,人生目标清晰,正踏着坚定的脚步向着笃定的方向前行。


从“阎哭哭”到“深思考”,这个16岁高中毕业的孩子,以他对国际政治关系问题深刻的思考和明晰的目标,获得世界顶级政经类大学认可,强者的江湖中,他用思想的触角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。


微信图片_20181127170631.png微信图片_20181213103735.jpg


关于公平和利他,关于群体价值

他认为集体的成绩远远重于个人优秀


诗人莱昂纳德·科恩说,万物皆有裂痕,那是光进来的地方。成长是一件神奇的事情,有时起初的弱小,却可能转化为独特的成长。


六年前的阎渤深,并不是拿着康福给予的奖学金录取的,仅凭着较好的英语表现虚掩着较为糟糕的语文和数学成绩,被录取安顿了下来。或许正是这样一份稀松平常的入门经历,使他有心去理解康福倡导的“生而向善行必利”的观念。切身去感知一份优秀的学生不易体验的感受。因此,当他面对价值、群体、公平、平衡、向善等概念时,就多了一份属于他的思考。


在他的思考中理解“利他”应该含有一个“无偿”的性质,即便没有什么好处,每个人也应该去帮助别人,因为他认同一个集体的优秀,比个别学生的优秀显得更为重要。他从初中开始就对班集体这样一个集体概念更看重,对集体认识的过程也是他融入集体为之付出的过程。一个班的同学是一个整体,应该受到统一的对待、统一的进步、统一的资源分配,而不应该让一部分人变得更好,另一部分人变得更差。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令他得到全面的发展,全面的进步。


从思辨社到社科联盟

在活动中成长,不断发现自我

这样的思想也体现在阎渤深热衷搭建的社团平台上,为了让参加的同学可以接触到另一种学习的体验。


他可能是同届毕业生中参加社团活动最多的。初中,他只参加了一个生物社团,或许是接受了当时班主任“高中应该干高中应该干得事,初中应该干初中应该干得事”的提议。但是一入高一,他便参加了辩论社,并且最终成为了社长,其间他还深耕作为,建立了一个思辨社。因他自身受益于一些思辨方面的课程,于是想到一些学生虽然成绩很好,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怎么样去想问题,而这种能力在大学很重要。既然知道有这样的一个课程和培养途径,于是他就抱着尝试的心态,愿意和同学们在社团活动中共同提高。


令他引以为豪的是他带着社团成员,竟然以美国总统为议题,几乎过了一遍,里根、杜鲁门、艾森豪威尔、肯尼迪、约翰林登等,从冷战时候一直讲到了尼克松。如此不仅锻炼了思辨能力,而且直接对学习美史产生奇效。到高三的时候,原先的社团规模得到扩大,他和小伙伴还新建了两个社团,模联社团以及社会调查社团。


后来他又和路昕瞳同学一起组织了社会科学活动同盟(SSAL),这是他挑战自己建立的最大的一个社团,也是康福当时第一个有组织性、多元化的最大的社会讨论社团。他带领着同学在活动中长进,不断发现并提升自我,掌握认识、交流、沟通和传递的能力,承载的不仅是知识,还有思想、观念和价值。如此有别于先前的各个学科、兴趣的社团,这也正是他觉得为康福似乎做出一点贡献和价值的地方。


微信图片_20181213104121.jpg



倾心合作探究,他亦师亦徒

自由环境获得更大空间


最初来到康福,学徒制和小组制的学习模式,以及学生与老师进行自由交换意见和看法的教学模式,不同于阎渤深以往的学习经历,吸引并影响着他的学习兴趣,其中表现出帮助他人的学习思想,有助于他开启了认识并相信公平性,以及觉察互助系统对于一个组织,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,促使他养成独立思考、认识,和交流沟通的能力。


另外,他在康福学习环境的要求下学会了做课余计划,如果一直在康福可能感觉不明显,但较之不同学习环境的同龄段孩子,阎渤深明显感受到学校给予的自由,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规划、筹备、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言论和项目计划,这是一种自我管理和综合规划能力的体现。


微信图片_20181128144201.png


现实中,由于阎渤深的细心,他发现在康福学习的这几年中,感受到一个班的学生成绩有高有低,它的结构呈现一个枣核状,特别高与特别低的学生有一点,中间的同学有一部分。如果任由学生自由去学,完全自由发展,最后就会把这个枣核拉得越来越长。


师徒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。部分优秀的学生花时间去帮助后进一点的学生,如此,既让帮助对象增加知识储备,和进一步提升了学习能力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,优秀的学生也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,巩固自己的知识储备。


这是一个双赢的现象,不仅能帮助到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个体,并且有利于整个班级的一个学习整体的稳定发展。小组制同样令他看到了既有个人的提高又有整体的发展,这并不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影响,比如座位的变化,对于阎渤深而言,这是学习内涵和意识的更新,是学习关系的理顺,一种显扬人性优秀品格的行为模式在他心中升腾,于是乎他萌生了关于平衡和公益性的观念认识。此般能力的培养正是一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构建必要的基石,阎渤深幸运地在康福的学习中收获了。


倾向于合作探究的阎渤深,很清晰地将自主学习与一般的预习作了区分,预习注重的更像是流程,难以涉及到比较深入的学习。而康福的自学体现在课前,这就需要拿课堂上要教授的内容去预演一遍。先用课上教授的内容和难度自己去参演一遍,然后课堂上再去巩固一遍,先有一个自己的理解,之后再结合课堂上老师的讲解。这样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极大的锻炼,能够促使学生真正理解何为自主学习,更容易去掌握所学的内容。


微信图片_20181128143142.jpg


独立的人格,清晰的目标

用理性思辨和科学思维去探索文科


直至为止,如此听来阎渤深好像走到了一个固化的认识,实在不是,他既有感性、理性的认识和体察,而且具有理性思辨的认识。比如对于他所说的平等性,也并非是一个完美的模型。在学习的过程中,他总结到很多项目会给人提供多种方案,若单单就学习而言,一种是教很多知识,另一种是教学习方法。阎渤深认为初中阶段,让一些人着眼的是知识内容,但是到了高中阶段,使人关注的或许就是学习的方式方法。他发现学习过程中,有学生当积累知识时,有时只能掌握一种方法,而不是很多思路。所以仅仅只是提供一种知识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,以及改变自学能力不够的本质。在同一个班级的时候,学生的能力可能不会差太多。但能力的差异终究会体现在学生面对分班这一事实的去留上,由此完全平等的学习模型并不完美。


微信图片_20181127170713_副本.jpg


眼前的阎渤深获得了伦敦政经的申请通过,这一切得益母亲一如既往默默地支持,也得益于康福老师的付出,最难脱关系的似乎正是他自己,正因着他对一些认为优秀共性的持守,才走到这一步。其中重要的一点,就是敢于对权威的质疑。


在初三期间曾经的一次培训现场,当主讲人说只靠大脑活动就能让自己的手指增长五公分,如此言论和内容,经由他理性的分析之后,他断然离开了这个类似像搞传销一样的心理辅导会场。虽然在平时班上还会有被贴上“乖孩子”标签,但那一刻,阎渤深就是觉得不必耐着性子听下去,此刻的学习时间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用途,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干一些更有意义的事。他总结这也得益于康福为其提供的环境,是康福文化对个性的一种赞扬、对个性的一种提倡。这并不是在区分一个小孩是乖或不乖,而是在表明一个人是否有独立的人格。


在康福的六年学习生活让阎渤深对未来愈来愈笃定,相比与同届其他优秀生,阎渤深对自己的评价是:我并不是最优秀的,但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。


微信图片_20181213104959.jpg


文案:罗老师

编辑:周老师

640.png


按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