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以为师?真正的“开学第一课”,是上给老师的 二维码
九月开学,神兽归园!安静的校园又红火起来。 不过,对于老师们来说,开学季来得更早。八月中下旬开始,老师们陆续返校,已经度过了一个充实的“小学期”。二百余位凯博老师变身为学生,投入沉浸式学习研修提升,如饥似渴。 “何以为师?”千百年来,人们都未放弃探索与思考。而这个问题,也是凯博教师们从不停止追问自己的问题。 什么是合格的老师?什么是好老师?什么才是这个时代的好老师?你凭什么当合格的老师?怎样才能当上好老师?你还可以变得更好吗?怎样才能变得更好?问题似乎永无止境。 “何以为师”教师研学,“生成发展”教师培训,7天沉浸式体验,凯博教师们不断生成自己的回答,不断地颠覆旧自我,实现着认知升级。 camford 以明德,以大爱 教育是生命的事业,是心灵的工作,是一种心灵影响心灵、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,因为影响和感应,而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灵犀相通。 正如泰戈尔的诗句:“不是锤的击打,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得鹅卵石美轮美奂。” 爱可以使被教育者的“自尊自爱”得到最大的激发,从而转化为自觉地成长。这也是刘煜炎校长提出“生命·爱·创造”发心。 爱,是好老师的第一素养。故而明德,是教师培训的开场话题。
刘舒丹(小学部) 优秀老师一定要成为能爱别人,也能被别人爱的人,这是比教学技能更重要的能力。 卫文辉(小学部) 过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,“缺德、无心、少爱、失能”是密切相关的。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,才会爱上学习。 陈丹丹(初中部) 老师的真心让学生感受到爱,学会表达爱,在班级让爱流动起来,才能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考,正确的价值观和志向,爱学习,爱生活。 李馨怡(初中部) 未成年学生面临“成长的烦恼”,及时有效化解便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切入点。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,给学生更多自我成长的机会,德育内化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,才能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。 许英歌(初中部) 德育的工作不仅仅是对学生口头的上的教导,更应该是老师的言传身教。教师先要修行自己的德行,才能身体力行的感染到学生。 camford 以砺志,以成全 对于老师来说,成就孩子的未来,永远是第一要务。 做有德行的创造性的学校,为家庭培养继承者,为国家培养栋梁材,为家庭提供未来解决方案——不论国际国内大环境和形势如何变化,这是凯博的终极解决方案,是发展战略,也是所有老师不可忘记的初心和使命。 而育人的战术就是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。而凯博学校正在这个这个目标下构建了iSTREAM科创育人体系,建立了国内、国际多元化赛道的教育体系。 二十一世纪人才 (21 century talent) 培养方针 21CT = 3P × 7C 3P: Purpose and lifelong pursuit (一生一世的目标追求) Personality of success (成功的禀赋,人格品质) Problem solving skills (解决问题的能力) 7C: Critical-thinking(批判性思考) Creativity(创造性) Collaboration(合作共赢) Cross-culture understanding(跨文化理解) Communication(沟通交流) Correlating and computing(关联解决问题) Career developing(职业发展) 雷晴(初中部) 未来人才方向:特、异、新、优——高质量、个性化、订单制、国际化、科创性,从国家的角度,培养科研精英,从家庭角度,培养家族领路人,从个人角度,让学生完全发展,个性充分发展。 王宗琴(初中部) “砺志”的含义比“立志”更深刻。立志是播下希望的种子,砺志是去经历,去挑战,去战胜。播种固然重要,而磨砺意志却最为关乎未来一生。教育是教学生,也是在教自己,是在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,也是在帮助自己不断成长。 王欣荣(初中部) 我们需要培养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,创造能力,合作能力,跨文化理解能力等这样优秀品质的人才,而为师者,我们更应该成为这样的人。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够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。 何炎松(高中部)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先迈开脚下的步伐,先放开头脑的思考,建立“行”的追求。最后也要落在学生身上,真正实现学生转变,真正为学生未来着想。 camford 以求真,以悟道 “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。”老师,是带领学生求真的人,带领学生悟道的人。 叶圣陶先生说,“教是为了不需要教。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,使他们能够自己学,自己学一辈子,学到老。” 当老师,不是知识的搬运工,不是教材的“播放器”,培养未来的创造性人才的目标,给当今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——要让学生学会思考,学会学习,这个任务比学习本身更重要。 如何实现自我生成的创造性学习力? "原点、主题、研修、建模、速正、练习"iSTREAM高效课堂教学法是凯博老师的必修课。 罗贵华(初中部) 我们不是教知识,要把知识当作发酵智慧的酵母,现实中的每个知识的背后都有它的能量关系。我们可以求原点的个性化,求达成目标与能力的统一性。通过研修,通过操作流程,让道显示出来。让学生都熟练掌握则需要进行速正练习。 周圣安(小学部) 下午的英语课,全程练、满堂练,快节奏大容量,多表演多表扬,有趣有变,有练有演,从模式标准化到课堂优化,一步步实现解构--重构--创构,学生成为中心,成为课堂的全面参与者. 宋雨欣(初中部) “原点、主题、研修、建模、速正、练习”教学法,不只让学生“学到什么”,还让学生“学会学习”,学生掌握了方法, 终身受用,可以自己获取知识。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,给学生充分的空间、时间,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 杨瑞卿(小学部) 要教会孩子们创造性的学习,让孩子们学会从无到有,除了掌握知识点,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的路径。老师要学会抓住孩子们的思维点不断反问,一直追问思考过程,直到孩子们可以把他们的思考路径逐步展现。 孙玉娟(高中部) 优秀的教师一定不只是最会输出的那个人,而是善于启发、引导和总结的人。从教学的逻辑出发,针对不同学科能做到不停的发问。世界的进步始于不断的质疑,一个人的进步也离不开不断地思考和发问。 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思维方式,从解构、重构、建构三个角度,打通学习疑问,使得学习形成一个流畅的闭环,有创新性也有可实践性。 赵梓媛(高中部) 有幸聆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课程,以学生为中心,整个课堂学生全场都在练习、讨论和推导。老师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,给予切入每个学生原点的,有针对性的主题任务,进行个性化任务布置。 阳江丽(高中部) 高效课堂需要从终点到起点的逆向逻辑:发现原点,明确主题,个性化引导;研修,分小组讨论,练习完成任务,找规律,找方法,找思路;通过建模,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总结普适方法;通过速正练习,真正理解掌握,培养思维模式;通过练习训练强化,提高熟练度;最后是教学反思和提升。 camford 以创新,以改变 在凯博学校,反思和改变是教师永久的主题。 凯博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,不是把新的思想和观点不停搬进自己的仓库里,而是对已有的思想始终保持质疑的状态,保持超越既定状态的姿态和努力。 所以他们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课堂,升级自己的能力,超越自己的课堂。老师们随时需要上帝视角,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架,审视自己的教学,保持升级迭代的认知状态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: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,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。 苏盼(初中部) 教师是一个永新的职业,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站在时代文化的前沿,必须坚持充电的状态,此次培训就是一良好的机会,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。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,充分相信学生,积极评价学生。 张东旭(高中部) 听了刘博的分享,我最感触的还是成为人才的“HOW”,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阳明家书中那八个字——立志、勤学、改过、责善。我虽然已经走出了校园,但学习并没有结束,相反,我越发认识到,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。如何成为人才,或者说是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,刘博的分享给了我很多启发。 陈丹丹(初中部) 刘博一句话点醒了我,做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,需要爱与严格。老师的真心让学生感受到爱,学会表达爱,在班级让爱流动起来,才能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考,正确的价值观和志向,爱学习,爱生活。 camford 斗课 评课 磨课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,人们并不缺乏知识的获取。 然而真才实学从何而来?竞争力从何而来? 不是拷贝来的,不是现成的知识挪移而来的,而是通过思考自下而上生成的。这是实践的过程,是从做中学,从问中学。老师需要的不是别人的thought, 而是自己的thinking。 凯博的教师培训的课堂实践形式多样,磨课,评课,斗课......不一而足。 老师们抽签选讲,准备自己的公开课,操练起来。理科课堂上,文科和艺体老师当学生。文科课堂上,理科老师当学生。 并非简单的评论、评价和评定,而是议论,是对话,是讨论,更是研修、质疑、颠覆,从而提升和超越。老师们相互交流思想,因素之间的关系,探讨课堂教学种种可能,从而认识课堂、理解课堂、改进课堂。 小学语文的课堂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?小学部语文组一个守株待兔的成语引发“同学们”带着疑问,寻找方法,不断甄别,多角度思维,在讨论协作中解决疑问。 兔真的是兔么?株真的是株么? 为什么要守?又为不守?人在等什么?为什么没有等到?这么有何好处?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? 这样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,“求非以求是”,道理在哪儿呢?我们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,对“是”要有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,而不用标准答案禁锢了思维。在引导学生不断的质疑一、推翻、重建的过程中不断修正、探寻事物的本质和其发展规律,培养思维的深度。 在此基础上,再进行故事编创,从读入写,写中悟道,巩固成果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。 数学思维的建立中老师和学生如何进行课堂互动?初中部李老师和王老师就相同的教学内容展开了“斗课”,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形式。 是“自由式”课堂好,还是“妈妈式”课堂更好?不同基础的学生,他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?他们的课堂有什么不足?如何改进才能更好?在激烈的讨论中,老师们完成着一次次自我颠覆和升级。 师者,何以为师?在凯博,是以明德,以大爱 师者,何以为师?在凯博,是以砺志,以成全 师者,何以为师?在凯博,是以求真,以悟道 师者,何以为师?在凯博,是以创新,以改变 是以成就学生的情怀,以反思探索的信念 是以团结共赢的精神,是以砺志奋斗的价值观 师以美好,授以希望。不因习惯,而固守套路;不因偏爱,而报以偏见;不因情绪,宣泄愤怒;针对不同的学生,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。不断自我精进,和学生一起成长,力行终身学习,成就他人,成就自我,实现教育的价值。 按钮 |